Search

【相遇,是為了之後的離別】

四月真的好忙,才剛交出去一篇四千字的論文初稿,下週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相遇,是為了之後的離別】

四月真的好忙,才剛交出去一篇四千字的論文初稿,下週又有一份專題報告要交。這幾天原本抽空正在寫了上回提到的,跟「陪孩子畫圖」有關的文章,卻被臨時發生的事情攔截下來。

這幾天,我跟一位個案正式道別了。(以下對話都經過修改)

大約四個禮拜前,見面時他整個人散發出一種,有點羞怯的喜悅。他告訴我不知怎麼辦到的,他跟家人終於成功深談,覺得促進了對彼此的了解和接納。他也驚覺其實周遭的人一直用他們的方式在愛著他,但他以前因為自己某些不明的堅持,一直認為自己不應該接受他們的好意。

「雖然我還是堅持不接受,但是現在我可以笑著說了。」他說。

然而,那次之後的會談,他因故缺席,等我們再次見面,他明顯處於崩潰邊緣,從他說話的速度我就可以明白,他得花多大的力氣才能讓自己不會在此刻潰散成碎片。

我不知道怎麼回事,他斷斷續續哭著,又吵架了,又開始了,又沒人可以聽見我說話了,一切都回到從前了,為什麼,為什麼會這樣,我不是努力了這麼久嗎,我果然還是太天真了吧,人沒有那麼容易改變的,早就該下決定了,是我一直在拖延,一直不想面對,一直以為還有救⋯⋯。

零碎的片段被描述出來,我安靜地把他們收集起來,感覺他們拼湊在一起之後,散發出來的震動。

「我在想,你是不是開始改變了?好像有一些你原先習慣要求自己吞下去的東西,你開始想要拒絕了?」
「我覺得好像是這樣沒錯,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。」

那天的談話到這裡結束,隔一個禮拜他缺席,再隔一個禮拜我收到一封email,說明他想要結束諮商,他已經得到他想要的了。

我著急起來。「得到想要的」是什麼意思呢?上一回對話的最後,完全沒有塵埃落定的感覺,難道他放棄了,退縮了,被擊垮了嗎?別這樣啊,我們才剛開始一起經歷「改變」,至少讓我親口告訴你,經歷改變的過程會遇到的困難。我們會害怕那些以往沒有體驗過的感受,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處理。周遭的人也很可能不喜歡你新展現的自我,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麼應對。如果要離開,至少讓我幫你把這些預防針先打好。

我請負責聯絡的人員幫我探詢個案對「收尾會談」的意願,同時跟督導一起推敲可能發生的事。這當中經過春假,一些溝通上的誤解導致時間必須重新安排,一波三折之後終於,我坐在電腦前等待對方出現。

我以為會見到一張眉頭深鎖,頻頻道歉的愁容,但是螢幕上的臉在笑,而且沒有陰影。

我放心了。

他告訴我這幾個禮拜以來的經過。他承認我們之前的談話給了他很大的衝擊,他需要很多時間反思,也真的做了很多反思,他發現自己被自己的想法困得很深,太執著於希望事情可以變好。現在他可以放鬆下來,也因此覺得自己充滿了力量。

「我知道這些糟糕的心情還會再回來,可是,我不那麼害怕了。我突然開始相信,這次我能夠挺過去,雖然是爬著滾著賴在地上再爬起來,但是我終究還是沒事了。我放下了一些執著,現在覺得很自由,很想嘗試新的東西。我覺得那些新的東西裡,一定有什麼可以讓我更舒坦。」

「你聽起來像個剛學會跑步新技能的孩子,想要快點擺脫爸媽,試試看可以用這個新的能力讓自己走多遠。」

他很開心地笑了,而我也是。

「我當然不是說我會從此就順順利利一帆船風順,我沒有那麼天真,可是我很喜歡現在的狀態。」
「我明白。我也相信,如果哪一天你又需要空間思考,需要人討論,你會知道該怎麼做,我們會一直在這裡。」

他不是我第一個結束關係的個案,但是是第一個,讓我感覺到我成功牽起他的手,坐在他的身邊,一起度過一段狂風暴雨,然後一起驚覺風暴不知不覺已經散去,我們一起搭的小船上面透出淡淡的陽光。

我們一起度過了將近三十個禮拜。剛來的時候,他非常的焦慮,跟家人的溝通對不到焦,擔心自己是一個失敗的母親,也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事情都停擺,找不到人生的方向。

雖然來得有點突然,不過,放手的時間就這麼到了。

我想起蕃茄學會騎腳踏車的那一天,原本還在前方跌跌撞撞搖搖晃晃的他,不知怎麼就抓到了平衡,頭也不回地往遠方去了。我跟傑克站在原地,意識到從今以後,像這樣的時刻只會越來越頻繁出現。

所謂的「陪伴」,就是這麼一回事吧。待在他的身邊,幫他守護一個可以思考和探索的空間。我一直覺得,諮商師的工作,其實跟我想成為的父母很相像,一切的努力,都是為了期待「孩子」可以充滿自信地把我甩在後頭,邁開自己的步伐體驗他的人生。

真的有點寂寞呢。

但是,我很高興我們一起走過這一段。

這句話,給離開的個案,也給未來的蕃茄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